首页

搜索

113.第112章 楚王当知道忠臣不事二主的典故吧? (第3/3页)

忠臣不事二主”强调的是忠诚的专一性,即忠诚于一个君主,不侍奉第二个。然而,传统就是对的吗?

就如,管仲的情况就有其特殊性。

历史上,管仲他最初辅佐公子纠,是出于对公子纠的忠诚和职责所在。后来公子纠失败,管仲被俘。在鲍叔牙的举荐下,齐桓公不计前嫌,重用管仲,这是基于对齐国利益的考量和对管仲才能的认可。

管仲选择忠诚于齐桓公,并非简单地背弃公子纠,而是基于对现实情况的判断和对齐国发展的责任。他忠诚于的是齐国的国家和人民,而非某个特定的君主。管仲的忠诚和才智最终帮助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,实现了齐国的强盛。

因此,管仲的行为就虽然不符合传统意义上的“忠臣不事二主”,但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展现出了更高的忠诚和智慧,为齐国和人民做出了杰出贡献。

这才是刘武认为更可行的品质。

再如岳飞。

忠心,也是非常好的品质。

但是,一部分人认为岳飞对皇帝的忠诚达到了绝对的程度,甚至在某些决策上,岳飞过于依赖和遵从皇帝的意愿,即便这些意愿可能不利于国家的长远利益。这种绝对的忠诚,在他们看来,是一种“愚忠”。

在岳飞被陷害的过程中,有人指责他没有及时察觉和反抗来自权臣秦桧的政治阴谋,导致自己最终被害。这种未能有效保护自己被视为一种“愚忠”的表现。

而刘武,虽然也并不太清楚岳飞是否是愚忠,但是,他认为忠诚并非盲目,他始终坚守的是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,而非对某个特定皇帝的忠诚。

用在周瑜身上同样如此,凡事没有绝对。

若是孙家对其好,未来再还回去便是。

天下尚未统一,各路诸侯争霸,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,而北方的胡族却是在慢慢壮大,对中原汉人虎视眈眈。

妄图发动历史上汉人黑暗时刻的五胡乱华,抢占汉人的生存的资源与空间。

是大汉百姓,当一致对外。

当然,对于董昭能否真的能够劝说周瑜投靠,刘武虽然感觉希望渺茫,但是董昭是个顶级的谋士,善于攻心,或许还有生机,不过,不论如何,董昭到了,小乔、周瑜,他刘武必得其一!

最近更新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