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

第61章 中原风起 (第2/2页)

自己根基培育,以他自己所率,在当初收复长安,和孟楷对垒时,打出来的三千凤翔老卒,和神策军士为核心,花了三年时间,成功拉出一支过万精锐。

李茂贞奉行的策略,和李业比较相似,就是在外交上,维护乃至于依靠长安,对内养精蓄锐。只不过,李业是开拓西域,而李茂贞的目光,却是瞧向了中原。

王重荣死后,河中作为曾经一度的北方第一强藩,现在已然落寞,宛如一块肥肉,引得众人垂涎有加。

所以李茂贞接到旨意,毫不犹豫的就检点麾下兵马东出,与王重盈接战。

新任神策军指挥使高仁厚,也率八千步骑参与进来。

此时,凉王给长安的三千匹马,都已经到齐,高仁厚也是个善于练兵的,从已有士卒里,专门拣选鄜坊等靠北境出身兵员,组为骑兵,初步形成了战斗力。

天子掌权以后,也许是出于自己,依靠文官,清洗权宦的经验,在军权上,倾向于把原本太监们的生态位,交给了新贵的文官大臣们。

典型就是,让张濬担任了原本宦官出任的枢密使,又以崔胤、杜让能,判禁军粮草转运。

而这些人,在削藩政策里,都属于妥妥的激进派。

反倒是,作为此时朝廷,最重要的武力依仗,高仁厚,虽然得到了天子重用,在政治上,却是靠边站了。

他多次向张濬表达了自己的担忧,认为此时的禁军,远远还承担不了削藩的使命。事实上,以高仁厚的目光看来,其人是赞同崔安潜意见的。

有这点人马,先把淮南、蜀中这些财税重镇收回来,不香吗?

不得不承认,过去那些在神策军世代掌权的宦官们,虽然绝非好鸟,但其实对于藩镇和军务的了解,反而要比现在到处叫嚣的文官士大夫们来得强。

高仁厚忧心忡忡,在张濬几番催促下,带着训练半年多,勉强堪战的新禁军,与李茂贞一同东进。

但事情的发展,却出乎了他的预料。

当长安宣布讨伐王重盈,并且李茂贞主动出兵以后,整个河中镇周围几股藩镇,主要是诸葛仲方和朱全忠,都纷纷动作起来。

想从已然失势的王家兄弟身上,撕下一块肉来。

这种事情,在晚唐五代并不新鲜,河中是大镇,现在实力损伤严重,朝廷又刚好提供了借口,大家自然是乐得瓜分。

只有曾经和王重荣并肩作战过的李克用,表示出鲜明反对。

上书替王重盈抗辩,并弹劾朱全忠、李茂贞等人,怀有私心。

不仅拒不从命,讨伐王重盈,甚至还帮他牵制朱全忠,分担压力。

李茂贞还是有本事的,作为主攻,只是数日之间,就接连击败王重盈,而且他还相当懂做人,或者说,直到韬光养晦的必要。

哪怕天子以其作为行营都统,但李茂贞还是都把功劳记在了跟在后面的神策军头上。

这进一步导致了长安方面的错觉

认为关东藩镇不过如此,当初第一个打进潼关勤王的王家兄弟,如今也挡不住朝廷一击。

而天子,也因此找到了自己决心削藩的头号对象——河东李克用

最近更新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