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

第44章 天变(下) (第1/2页)

光启三年十月十九日,天子李儇驾崩

有关圣人的病情,早在年初就已经为人所知,也已经立了皇太弟皇储,故而并没有出乎所有人意料。

只是不知道,会来得如此之快罢了

虽然,俱是发展到了现在,唐廷的政治威信,早已岌岌可危,但毕竟还不是春秋战国,大一统的历史惯性依旧还在。

天子依旧有着合法性上,无可置疑的地位。

故而,当这个消息,经由长安传及众藩镇后,依旧引发了轩然大波。

李儇自十二岁登基,至今已有十四载,虽然荒唐,没什么好名声,但毕竟深入人心。

皇位继承,尤其是这种兄终弟及的情况,长安还是相当小心。

好在李杰在此之前,已经监国了大半年,又派亲信张濬充任鄜坊节度使,高仁厚为节度副使,训练嫡系兵马。

张濬虽然喜欢好高骛远,不踏实,但高仁厚毕竟是有本领的。

李杰其人,虽说政治上比较幼稚,但性格正直主见,对下属臣僚还是不错的。

当高仁厚前来长安领命时,他主动亲自接见了高仁厚,赐予财帛,还把自己日常游猎所用的弓马,战袍赏赐,相送出城赴任,令对方极为感动。

这收买人心的手段,可能比起李业、李克用、朱温这些血火里锻炼出的枭雄人物,差许多,但谁叫人家是皇帝呢?以九五之尊,如此作为,的确很能令人心拜服。

原本被李业“挽救”出来,准备留到日后自己收服的高仁厚,居然就这般阴差阳错,变成了李杰手里的一张王牌。

当正在凉州巡察的李业,从侍从右司听到这个消息,还有些愣

他原本从来没把这个皇太弟,当成回事,如今看来,却要重新评估了。

果然,不能小觑天下英雄啊

得到高仁厚这个经验丰富的骁将帮助,张濬虽然本身没多大本事,但毕竟气势吓人,又重视门面,却是花大功夫,把保大军拉了起来。

张濬成功用疑兵之计,外加狐假虎威,威慑拉拢了鄜坊诸多小军头,收拢了两千多人马,加上高仁厚所带来的一千人。

他以此为根基,于鄜坊四州,招募青壮七千人,得一万军。

本来张濬只是想做出个架子,能跟李杰交差便是,但高仁厚的到来,却改变了事情走向。

也许是真的感激李杰知遇之恩,高仁厚尤为卖命,以自己的一千蜀兵为根基,充任基层军官,花了半年功夫,还真的将这支保大军练得有模有样起来。

而凉国那边也是实诚,约定好的三千匹战马,等张濬这边,把大半财货运过去以后,就已经送来了两千匹。

张濬又从鄜坊北面的党项部落手中,弄来了些驽马作为备用,硬是让高仁厚建了一支一千五百骑的骑兵都。

在这种情况下,光启三年十月中,李儇驾崩之际

按照大唐朝以往的政治惯例,这种皇位继承的阶段,最紧要的,便是掌握京畿近卫兵权的宦官集团。

可这回,事情却发生了变化。

十月十七,李儇病情恶化,神志已然不清,弥留之际,相招几个亲信宦官。

但此时,杨复恭出于能够完全掌握局势的目的,选择隐瞒李儇病情,做好了秘不发丧的准备。

虽然他已经确定了让李杰作为皇位继承人,但他需要的是一个傀儡,而不是一个主人。

尤其是这个即将登基的新皇帝,显现出异常的政治宏图,身边还聚集了孔纬、韦昭度、崔安潜等有识之士,甚至有自己掌握兵权的动作。

可在李儇弥留前召见的十多名宦官里,其中一人,因与杨复恭交恶,私自朝李杰这边透露了消息。

宦官势力复杂,杨复恭虽掌大权,却也没办法控制所有人。

李杰得知李儇已然弥留,立即寻借口,私下出宫,前往韦昭度府中,与韦昭度、孔纬、崔安潜三名宰相密谋。

四人都察觉出,这是一个镇压权宦,收回君权的大好机会!

韦昭度当机立断,建议道

“为今之计,重在兵权,还请立即派亲信与鄜坊,让张、高马上检点步骑,前来受阅!”

“另以暗旨一封,快马与凉王、虢王处,旨中无需多言,抚慰即可,只要二王领旨,事情便成了一半!”

至于为何没有代王,乃是因为此时李克用正引兵与朱全忠相争,距离太远。

孔纬补充,可以与几个和杨复恭互有龃龉的宦官联络一二,共同发力。

李杰年纪轻轻,却只觉等到了如此天赐良机,若能做成,在他看来,意义丝毫不下于当年玄宗皇帝李隆基,发动唐隆政变,从外戚手中夺回皇权的功勋。

当天夜里,在孔纬的暗自准备下,数骑快马自长安城郊跑了出去。

紧接着,两日后,天子驾崩,杨复恭秘不发丧,过了一日,才召李杰入宫受位。

李杰也不害怕,壮着胆子入内宫,见了大行皇帝梓宫,杨复恭见状,以

最近更新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