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

第25章 农业技术(下) (第1/2页)

李业走在新开辟的庄园田土之上

眼前数条从唐徕渠主渠,引过来的小渠上,清澈的大河水淅沥流淌,灌溉两侧数千亩田地。

这时候的黄河,还没完全变成“黄河”。

尤其是上游,当然河水以清澈为主,而且流量也比自己印象中要大许多。

渠道两侧田地,则分为截然不同的两种状态

左侧,没有开凿太多支渠灌溉

上面,刚刚种下不久的棉花种子,才发芽破土不久

这时候的棉花品种,和后世那改良不知道多少代的,肯定是两码事,恐怕与明代普遍种植的,也不尽相同。

毕竟棉花第一次出现在正史记载中,是《宋史》,虽然此前各地其实已经有少量流传了,但还没有棉花这个称呼。

事实上,在这个世界,就在两个月前,作为凉王的李业,才刚刚在自己批示的公文上,发明了“棉”这个字。

棉花传入以前,汉语中只有“绵”,而没有“棉”,这个字的发明,就是专门指代棉花作物。

如此一来,无论如何,李业以后在历史上,和棉花的普及,也将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了。

李业看过袁袭带来的西域棉花,据他所言,这玩意其实是从天竺,也就是印度传过来的。

袁袭手中的棉花,比李业印象中的那种新疆棉花,要小很多,而且绒毛也比较短,不过好在保暖功能差别不大。

那内宦一边小心侍从在李业身后,一边禀报

棉花的种植,农户们花了不少心思,最后发现这玩意比较耐旱,便没有直接引渠水灌溉,发芽也很快,一般十五天便会破土,只是不知道生长周期如何,但看这情况,可能六个月就能长一茬。

李业闻言微微颔首,这些与他后世知道的一些知识,也比较相近。

水渠另一边,则大为不同

侧面挖掘了十几条小支渠,互相把田地划分为小块

然后引水灌溉入内,将上百亩田地,变成了深约一尺余,反射着天色的——水田。

作为一个南方人,李业对水稻并不陌生,但却没成想,能在北方,还是大西北见到。

银川地区,种植水稻的历史,已经有几百年了

早在南北朝时,就开始大面积种植水稻,所谓塞上江南,便是这般来的。

只是安史以后,灵州水利设施大量废弃,自然也就丧失了种植水稻的条件。

“这一共有多少亩?这边百姓会种水稻吗?”

那内宦也是笑着答道

“拢共三百亩,都是开春才种下的,说起来,这边的民户也不会种水稻,大家哪里见过这场面啊?当时奴婢也着急,便去找了张大官(张承业,大官是对权重太监尊称)。”

“哦?继元兄怎么说的?”

李业也是好奇

“张大官听完,直接拍手道好办!便带着奴婢,往军中去寻人,奴婢一开始还不解,后来才明白过来,军中许多将士,本是巢众投诚而来,可不就有南人吗?还大都是原先的农户!”

“如此,找到几个淮南、浙东籍贯的将士指点,方才把这几百亩水稻给倒腾了出来。”

李业闻言颔首,张承业在民政方面,一直都是整个凉国政权的主心骨。

虽然他既不是什么亲事府参政,也不是什么六曹长史,但其一直都在扮演着整个凉国行政中枢的定海神针,上下、内外官员,但凡有疑难杂事,第一个想到的,便是张大官。

李业在对方介绍下,一一查看了水稻和棉花的种植状况,目前还都处在尝试阶段,问题肯定是不少的,但大多都不难解决,只是要见效,便还得等一段时间了。

而真正见效最快的,还是李业指示的堆肥

其实堆肥技术,中华民族的先民,早在秦汉时期,就已经有所应用,北魏农书齐民要术里,也有堆肥技术的记载。

但古代科学技术发展,最大的阻碍,就在这里。

明明某个地方,已经出现了更加先进的技术,但想普及起来,或者与其他技术交流,却非常麻烦,如果朝廷又不重视,往往需要好几百年,甚至上千年。

在经历战乱、瘟疫之后,还会导致技术的断代,甚至遗失。

归根到底,还是通讯条件,和基层文化水平的限制。

这就是一个强权政府,应该进行的工作了。

当年明初的老朱,就硬生生用了短短几十年,把棉花种植推广到全国范围,从稀奇玩意变成常见经济作物。

李业指示道

“堆肥一定要重视,以后每家每户都会养有牛羊,要注意圈社的修建,人粪也要收集起来,这可是好东西,还有种植大豆的秸秆,也可以丢到粪池里面发酵,沤肥。不过要注意一点,粪池发酵后,若不通风,周边不能见明火,否则会爆燃。”

李业丝毫没有半点王爷的架子,干脆招来庄中所有内侍、官吏,以及几个农活老手,二三十号人,仔细嘱咐。

最近更新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