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

第452章 田园诗陶渊明 (第3/5页)

“这一次做官,还是老样子,没做多久,就找个理由离开了。”

“这一次,他打定决心,以后再也不做官了。”

“陶渊明自然是不怕穷,也不怕苦的。”

“可是他拖着一家人,就没办法那么随性了。”

“经济压迫的痛苦,使他不能安于田园。”

“可是那颗要求自由个性的内心,又让他受不了仕途的樊笼。”

“打定决心不再做官的陶渊明,又没办法了,家里实在是撑不下去了。”

“他不得已,又出去做官了,这一次他做了彭泽县令。”    “他做官才80多天,地里的高粱都还没成熟,他便走了。”

“作为对前半生的总结,他写下了著名的《归去来兮辞》。”

王昌龄: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,晚年靠乞讨度日被饿死,五子都不成器。

此时,陶渊明回忆起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。

出身名门,青年入仕,数次辞官,归隐田园。

曾经有多辉煌,如今就有多落魄。

陶渊明曾五次入仕、五次辞官,第一次做官是二十九岁时。

那时他对做官充满了热情,希望能在官场上实现自己济世救民的抱负。

可是没想到他的官职远远低于他的期望,一个州祭酒能干什么?

要知道他的曾祖父曾担任晋国大司马,祖父做过太守,外祖父是东晋名士孟嘉,都是显赫之人,相比之下他的官职实在低微。

更令他难受的是,官场风气恶劣,等级制度森严。

陶渊明官职低,处处要看人脸色、听人驱使,做得十分抑郁。

同时官场中人擅长阿谀奉承,而他性格耿直,显得格格不入。

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他的性格,可这样的性格,在官场中并不吃香。

做官没多久,他就得罪了上司、惹恼了同僚,一气之下辞去官职。

在家里待了两三年,陶渊明再次萌生做官的心思。

他想着也许找一个开明的上司,情况会好很多,于是投奔到桓玄那里。

不料在桓玄那里工作没多久,就发现桓玄有谋逆之心。

社会动荡,政局不稳。

陶渊明害怕受到牵连,借着为母亲奔丧的机会再次辞官。

辞官后陶渊明归隐田园,每日带着妻儿种豆除草,生活安稳惬意。

他虽身在田园,却时刻关注着外面的局势。

得知桓玄叛军被刘裕打败,欢欢喜喜地跑去刘裕那里,献计献策营救被桓玄挟持的皇帝。

皇帝被救后,陶渊明自认为立下大功。

论功行赏时却只得了个参谋的职务,不由得十分气闷。

但还是抱着极大的希望走马上任,他希望能够得到刘裕的赏识。

可惜官场争斗远比他想象的残酷,每天都过得非常抑郁。

结果只做了几个月的官,再次提交辞职报告。

仅仅过了一年,陶渊明又因为生活窘迫第四次入仕。

这次他选择投靠刘敬宣,没多久,刘敬宣和刘裕的矛盾加剧。

陶渊明夹在中间左右为难,再次被迫辞职。

辞官后没了收入,一家老小面临断粮的绝境。

陶渊明万般无奈,在祖父的举荐下担任彭泽县令。

可惜这次又遭到沉重打击,仅做了两个多月的官。

从此以后,陶渊明对做官失望透顶。

再也没有踏足官场,就守着他那一亩三分地度日。

最终在六十三岁这年,带着无尽的不甘与没落缓缓地闭上了眼。

陶渊明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,他在官场沉沦多年,失望多年,最后无奈发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呐喊。

可惜现实逼人,生活的压力,孩子们的不作为。

都令他焦头烂额,最后只能在入仕和归隐之间反复横跳。

这也说明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巨大的矛盾,处理不好,生活会很糟糕。

“这一走之后,此生再没有进入官场。”

“那一年,他四十一岁,多年来在官场上奔波,早已让他心声厌倦。”

“那时候,他终于看清了自己的心,看透了生活。”

“这一次,种地的态度终于坚定了。”

“这一次回家之后,他对仕途再也没什么念想了,不是失望,只是真的厌倦了。”

“从第一次做官,到最后一次做官,已经十二年了。”

“十二年里,他一直在矛盾,一直在挣扎,现在他终于明白了。”

“回家之后的日子,虽然清苦,但是至少是自己喜欢的。”

“他很努力种地,每天早出晚归,偏偏野草比豆苗还茂盛。”

“不过渊明自得其乐,一边写诗,一边种地,还一边教育儿子。”

“总之岁月漫长,值得等待,有时候种地累了,就叫几人一起

最近更新小说